近期,有關國內玉米價格上漲和玉米進口量增加的消息不時見諸媒體。有報道指出,今年1-10月,我國已累計進口玉米782萬噸,比去年全年增加了300多萬噸。
我國玉米生產基本情況到底怎樣?如何更好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玉米遺傳育種和栽培技術專家薛吉全教授。接下來了解薛吉全教授在他的人物專訪中的解答。
玉米供給和糧食安全完全有保障
薛吉全教授是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成員、國家第四屆玉米品種審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也是陜西省玉米品種審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陜西省玉米首席科學家。
薛吉全說,玉米作為糧(食)、飼(料)、經(濟)和果(蔬)于一體的多用途兼用作物,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近10年來總產量年均增長5.06%,單產年均增長1.83%,產能維持在2.6億噸左右,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一段時間以來,飼料需求與深加工需求快速增長,在市場的拉動下,我國玉米供求關系由供大于需逐步轉向供求平衡甚至供應偏緊的狀況。”薛吉全表示,今年進口玉米782萬噸玉米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動物飼料需求增加,“總體來看,目前的玉米雖然產需有一定缺口,而通過庫存儲備、谷物替代和適度進口等調劑,玉米供給和糧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薛吉全介紹,近10年來,我國玉米總產量增加的份額中面積貢獻占64%,單產貢獻占36%。未來要滿足糧食安全的需求,不能依靠擴大種植面積,根本途徑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以科技創新驅動為根本,解決“可持續”的問題。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常規技術的效率革命和全面升級,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科技戰略,為糧食安全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提升提供技術支撐。
“玉米三問”下的探索創新
關于玉米生產,薛吉全有著名的“三問”,即“誰來種玉米?誰來收玉米?收獲的玉米往哪里放?”這是他對我國未來玉米生產變革的超前思考。
薛吉全介紹,從國家領導人、政府和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角度來說,是高度重視和關注糧食安全。從種糧農戶角度來看,是如何實現增產增收。新世紀以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我國農業生產出現了新變化,農村從事農業勞動人口越來越少,農業生產者日趨老齡化。
他帶領團隊通過調研發現,在玉米生產物資投入(種子、化肥、農藥、灌水和農膜等)、勞動力投入(播種、管理和收獲)和機械作業投入(整地、播種和收獲)的三大成本中,勞動力投入已占到總成本的42-55%。他強調,“推動以機械直接收獲籽粒的玉米生產方式變革,選育早熟耐密宜機收玉米品種,實現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是必然選擇。”
2010年以來,薛吉全團隊以早熟耐密宜機收種質擴增、改良和創新為重點,選育早熟、耐密、抗倒、脫水快、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陜單650”“陜單620”“陜單660”等多個玉米新品種通過審定,其中“陜單636”成為陜西第一個通過審定的籽粒機械化收獲玉米品種,該品種2017年入選陜西重大科技成果盤點。“陜單650”具有“三低一長”(田間倒伏率低、籽粒水分低、籽粒破損率低,站稈時間長)的特點,創造了夏玉米畝產超過800公斤、旱作春玉米畝產超過900公斤和灌溉春玉米畝產超過1100公斤的紀錄,2020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
從傳統的手工收獲,發展到帶棒機收,再到機械直接收獲籽粒,玉米生產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技術變革。薛吉全表示,實現這場重大的技術變革,需要品種選育、機械播種、機械收獲、秸稈處理機械、種植模式、配套產業能力(籽粒烘干塔和鋼板倉),以及糧食收儲流程和政策等方面密切合作,“對我們團隊而言,首先在技術創新層面要實現品種良種化、種植規范化、作業輕簡化和效益最大化。另外,還需要通過多學科、多部門聯合攻關,明確不同種植規模下農戶技術需求特征,形成不同種植規模下玉米生產技術模式和推廣模式。”
要牢牢掌握良種研發的“核心科技”
薛吉全教授帶領團隊在陜西3個玉米主產區建立10-15個百畝示范田,以示范基地為平臺,以技術培訓為抓手,建立科技成果快速傳遞通道,促進成果“落地開花結果”。他們與陜西省農技、種子等部門合作,連續多年在榆林、渭南、咸陽和寶雞等地創建了多項全國玉米高產紀錄,推進了西北旱地成為全國最適宜種植玉米的四大區域之一。
玉米專家李少昆、王璞等連續多年現場觀摩了薛吉全教授的玉米新品種的機收與測產,他們評價該團隊選育的這些機收玉米新品種打破了制約我國玉米生產現代化發展的瓶頸,為我國玉米生產變革樹立了“陜西樣板”。,
薛吉全說,糧食安全是一個重大和永恒的話題。學校“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明確了我們農學人滿足國家需求、推動作物學學科發展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糧食安全最基本的要義就是:能買得到,并能買得起。一個國家只有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靠別人解決吃飯問題是靠不住的,若依賴進口,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薛吉全強調,科技創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金鑰匙”,要牢牢掌握良種研發的“核心科技”,確保中國糧食使用中國種子。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要瞄準糧食安全領域的關鍵節點,構建保障糧食安全生產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大聯合、大協作,在原創性玉米種質、關鍵技術和重大自主品種方面取得突破,通過良種、良法、良機、良制的有效結合,更好的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把論文真正寫在大地上,讓農民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我國玉米生產基本情況到底怎樣?如何更好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玉米遺傳育種和栽培技術專家薛吉全教授。接下來了解薛吉全教授在他的人物專訪中的解答。
玉米供給和糧食安全完全有保障
薛吉全教授是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成員、國家第四屆玉米品種審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也是陜西省玉米品種審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陜西省玉米首席科學家。
薛吉全說,玉米作為糧(食)、飼(料)、經(濟)和果(蔬)于一體的多用途兼用作物,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近10年來總產量年均增長5.06%,單產年均增長1.83%,產能維持在2.6億噸左右,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一段時間以來,飼料需求與深加工需求快速增長,在市場的拉動下,我國玉米供求關系由供大于需逐步轉向供求平衡甚至供應偏緊的狀況。”薛吉全表示,今年進口玉米782萬噸玉米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動物飼料需求增加,“總體來看,目前的玉米雖然產需有一定缺口,而通過庫存儲備、谷物替代和適度進口等調劑,玉米供給和糧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薛吉全介紹,近10年來,我國玉米總產量增加的份額中面積貢獻占64%,單產貢獻占36%。未來要滿足糧食安全的需求,不能依靠擴大種植面積,根本途徑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以科技創新驅動為根本,解決“可持續”的問題。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常規技術的效率革命和全面升級,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科技戰略,為糧食安全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提升提供技術支撐。
“玉米三問”下的探索創新
關于玉米生產,薛吉全有著名的“三問”,即“誰來種玉米?誰來收玉米?收獲的玉米往哪里放?”這是他對我國未來玉米生產變革的超前思考。
薛吉全介紹,從國家領導人、政府和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角度來說,是高度重視和關注糧食安全。從種糧農戶角度來看,是如何實現增產增收。新世紀以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我國農業生產出現了新變化,農村從事農業勞動人口越來越少,農業生產者日趨老齡化。
他帶領團隊通過調研發現,在玉米生產物資投入(種子、化肥、農藥、灌水和農膜等)、勞動力投入(播種、管理和收獲)和機械作業投入(整地、播種和收獲)的三大成本中,勞動力投入已占到總成本的42-55%。他強調,“推動以機械直接收獲籽粒的玉米生產方式變革,選育早熟耐密宜機收玉米品種,實現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是必然選擇。”
2010年以來,薛吉全團隊以早熟耐密宜機收種質擴增、改良和創新為重點,選育早熟、耐密、抗倒、脫水快、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陜單650”“陜單620”“陜單660”等多個玉米新品種通過審定,其中“陜單636”成為陜西第一個通過審定的籽粒機械化收獲玉米品種,該品種2017年入選陜西重大科技成果盤點。“陜單650”具有“三低一長”(田間倒伏率低、籽粒水分低、籽粒破損率低,站稈時間長)的特點,創造了夏玉米畝產超過800公斤、旱作春玉米畝產超過900公斤和灌溉春玉米畝產超過1100公斤的紀錄,2020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
從傳統的手工收獲,發展到帶棒機收,再到機械直接收獲籽粒,玉米生產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技術變革。薛吉全表示,實現這場重大的技術變革,需要品種選育、機械播種、機械收獲、秸稈處理機械、種植模式、配套產業能力(籽粒烘干塔和鋼板倉),以及糧食收儲流程和政策等方面密切合作,“對我們團隊而言,首先在技術創新層面要實現品種良種化、種植規范化、作業輕簡化和效益最大化。另外,還需要通過多學科、多部門聯合攻關,明確不同種植規模下農戶技術需求特征,形成不同種植規模下玉米生產技術模式和推廣模式。”
要牢牢掌握良種研發的“核心科技”
薛吉全教授帶領團隊在陜西3個玉米主產區建立10-15個百畝示范田,以示范基地為平臺,以技術培訓為抓手,建立科技成果快速傳遞通道,促進成果“落地開花結果”。他們與陜西省農技、種子等部門合作,連續多年在榆林、渭南、咸陽和寶雞等地創建了多項全國玉米高產紀錄,推進了西北旱地成為全國最適宜種植玉米的四大區域之一。
玉米專家李少昆、王璞等連續多年現場觀摩了薛吉全教授的玉米新品種的機收與測產,他們評價該團隊選育的這些機收玉米新品種打破了制約我國玉米生產現代化發展的瓶頸,為我國玉米生產變革樹立了“陜西樣板”。,
薛吉全說,糧食安全是一個重大和永恒的話題。學校“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明確了我們農學人滿足國家需求、推動作物學學科發展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糧食安全最基本的要義就是:能買得到,并能買得起。一個國家只有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靠別人解決吃飯問題是靠不住的,若依賴進口,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薛吉全強調,科技創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金鑰匙”,要牢牢掌握良種研發的“核心科技”,確保中國糧食使用中國種子。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要瞄準糧食安全領域的關鍵節點,構建保障糧食安全生產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大聯合、大協作,在原創性玉米種質、關鍵技術和重大自主品種方面取得突破,通過良種、良法、良機、良制的有效結合,更好的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把論文真正寫在大地上,讓農民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