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10月17日電(記者陳宇軒、毛思倩)記者17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了解到,科研人員成功繪制了基于一萬余份水稻樣本的群體變異圖譜,這意味著水稻育種從此有了萬份級樣本的“數字地圖”,為進一步研究水稻基因的自然變異尤其是稀有變異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基因組的自然變異是基因改良和現代育種的重要遺傳基礎。因此,要提升水稻育種水平,就必須在大規模的水稻群體中鑒定出自然變異,并進一步挖掘其中的稀有變異及其潛在應用。
研究負責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商連光表示,科研人員以水稻超級泛基因組為依據,對10548份水稻樣本進行了自然變異分類,構建了水稻超大規模的群體基因組變異數據集,這就像一張水稻研究的“數字地圖”,為育種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借助“數字地圖”的幫助,科研人員在水稻育種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方面糾正了部分水稻秈粳分類上的錯誤;另一方面廣泛分析了重要功能基因在不同亞群中的群體頻率,鑒定了其中的優異自然變異。
以此為基礎,科研人員還建立了面向全球用戶的在線數據庫平臺,為水稻研究提供了單倍型整合分析、變異圖譜分析、系統發育樹分析等科研服務,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全球水稻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
該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崖州灣實驗室、中國水稻研究所、河南大學等單位共同完成。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核酸研究》。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