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時不等人,眼下正值多地春耕關鍵時期。一臺臺拖拉機在田野穿梭,一架架無人機在低空盤旋……農業機械已經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據介紹,我國將繼續提升農機作業效率、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機械化水平,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持續提升作業效率
今年春耕期間全國將有超過2250萬臺(套)各型農機裝備投入使用,為確保夏糧豐收和全年糧食穩產增產提供裝備支撐。中國農機化協會會長劉憲表示,與傳統人工作業相比,農機作業效率高,能夠高效抵御自然災害,搶抓農時確保大面積農田適時生產。通過提高全程機械化作業質量,持續優化裝備性能,深挖糧油作物增產潛力,大面積提升單產,同時減少用種量,降低收獲環節損失。
江西省崇仁縣石莊鄉種糧大戶魯建平今年種了400畝油菜、700多畝再生稻,還計劃種植1000多畝中稻。魯建平介紹,他家有大型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無人機等,油菜、水稻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耙郧胺N20畝地很辛苦,現在種3000畝地非常輕松?!?/span>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在不同區域、不同產業、不同品種、不同環節的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重要農產品機械化生產、重要農時農機作業服務等方面有的還跟不上,機器換人的空間還很大。比如,我國丘陵山區機械化水平很低,農機農藝融合不夠全面,雙季稻區水稻栽植、糧食烘干、甘蔗收獲、果茶采摘等機械化水平不高,傳統的間套作增產模式、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機械化發展還有困難,畜牧水產養殖、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也不高,等等。
劉憲表示,要樹立大食物觀,緊盯各類食物生產裝備的短板薄弱環節,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機械化由耕種收向產前產后延伸,由種植業向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業、設施農業拓展,由平原地區向丘陵山區進軍,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機械化水平,提高落實大食物觀的機械化支撐能力,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提供裝備支撐。
推進裝備補短板
作為農機生產制造和使用大國,我國農機制造能力顯著提升,農機裝備產品體系日益豐富,能生產4000多種農機產品,但農機裝備大而不強、多而不優,部分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材料受制于人,部分高端機具主要依賴進口,一些地區裝備供需矛盾還比較突出。
“今年春耕期間我們公司大約有5萬臺插秧機投入農業生產,服務團隊有100多人為春耕保駕護航。”蘇州久富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正華說,目前國產插秧機的制造水平和產品性能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進口品牌產品,農機農藝融合度更高,但部分國產關鍵零部件質量不高。國家應圍繞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軟件和產業技術基礎等方面加快補齊農機產業短板,提高國產農機零部件質量,為農機主機廠家提供可靠的零部件供應體系。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瞄準農業生產需求精準補上農機裝備短板。推動突破丘陵山區、設施種養、大型高端智能裝備等整機和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攻關,國產24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采棉機、油菜移栽機等一批短板機具成功量產。堅持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兩端發力,推動研產推用全鏈協同,加力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加快農機裝備自立自強。
我國農機裝備經歷了機械化、自動化階段,現在正朝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化方向發展。近年來我國農機裝備信息化智能化顯著提升,有力提升了農機作業服務質量和作業效率。但總體上看,農業傳感器、智能網聯終端等一些關鍵部件和基礎軟件技術對外依存度高,數據碎片化、“系統孤島”現象還比較普遍,智能農機裝備鑒定檢測能力存在短板弱項。劉憲表示,要加快推進農機信息化智能化,推動智能農機裝備技術創新,加快智能化裝備技術示范運用,推進農機化管理工作數字化,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積極發展社會化服務
我國小農戶數量多,土地經營細碎化,經濟基礎差,導致機械化作業水平相對較低,勞動力投入較大,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通過社會化服務為廣大小農戶解決“耕種難”的問題,是推進農機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內蒙古達拉特旗白泥井鎮七份子村在農機社會化服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該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張建勛告訴記者,村里有3.7萬畝耕地,主要生產玉米、小麥等農作物,以一家一戶小農生產為主,機械化水平低。近年來當地不斷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小農戶提供農機服務,全村糧食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農機社會化服務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要內容,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近年來,我國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迅速,目前全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19萬個,農機作業服務面積8.8億畝,作業服務收入3676億元,鄉村農機從業人員接近5000萬人,農機服務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元左右。但是,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布局不均衡,服務半徑和能力參差不齊,尤其是搶烘搶排搶灌等應急救災能力薄弱,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頭人、農機服務經紀人等人才缺乏,在一些地區仍然突出。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及能力建設,有力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劉憲認為,要大力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通過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會化服務提高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加快建設一批區域性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依托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服務公司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建立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提升機械化抗災減災能力。農機手的素質直接關系農機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要持續開展專業農機手培訓行動,提高農機手能力水平。
此外,耕地碎片化嚴重制約農機作業質量。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總結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經驗,探索在農民自愿前提下,結合農田建設、土地整治逐步解決細碎化問題。劉憲認為,在土地確權的基礎上,要優化配置耕地資源,打破田埂界限,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把碎片化的糧田打造成田塊整齊、規模連片、耕作條件良好、適宜開展機械化作業的良田,提升農機化作業水平,釋放糧食增產潛力。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 劉慧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