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6個人8小時可以播種2畝地
那么新型北斗導航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8小時可以播種幾畝地?
答案是40畝
這不是一道數學題
而是實實在在地發生在祖國各地的農田里
近日,山東巨野的農民,種蘿卜用上了北斗導航。利用新型北斗導航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可以實現同步完成的精準作業,每百米誤差僅2公分,同樣8小時時間,五、六個人下地可以播種兩畝地,現在只需要一臺機器就可以播種40畝地。
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機裝備成為了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北斗系統、遠程監測、無人駕駛、精準作業等智能化技術加快應用于農業生產一線。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三秋期間裝有北斗終端的農機60萬臺投入到全國農業生產一線中,優化了農機裝備結構,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智慧化水平。
絲苗米稻浪金黃,北斗農機來幫忙
近日,廣東省高州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無人農場稻浪金黃、機器轟鳴,基于北斗的無人駕駛收割機和無人駕駛運糧車在稻田間來回穿梭,呈現一派豐收景象,10萬余畝絲苗米收獲已進入尾聲。
據了解,該農業產業園內,建設了基于北斗的無人農場,實現了絲苗米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裝有北斗終端的無人駕駛收割機自動駛入稻田,按照科研人員規劃好的路徑開始收割,待收割機裝滿稻谷后便向無人運糧車發送接糧信號,無人運糧車自動行駛至無人駕駛收割機旁邊,精準將收割機中的稻谷轉運至道路邊卡車上。
相較于人工操作,無人駕駛收割機標準化程度更高,在收割機田間直線收割、掉頭對行時更精準,同時,可以全天不間斷作業,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工作人員介紹到,產業園實現了100%機械化收割作業,畝產達900斤以上,預計11月底全部收割完成。
冬小麥播種用上“北斗+無人駕駛”
在北京順義趙全營鎮忻州營村基本農田保護區內,農機手通過人機交互界面對播種作業參數進行設置后,裝有農用北斗終端的無人駕駛農機按照設定的路線勻速前進,施肥、播種、覆土等作業一氣呵成。截至目前,順義區共有240余臺農機用上“北斗+無人駕駛”高科技。
近年來,北京順義多地推廣安裝了北斗無人駕駛農機。農機安裝了衛星接收天線、車載導航終端、行車控制器、液壓閥等裝置,在北斗終端的加持下,農業作業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
“傳統小麥種植方式播種量過大,浪費種子資源。北斗無人駕駛農機可實現高效率、高精度、高質量的播種作業。”當地工作人員介紹到。操作人員可通過北斗無人駕駛農機上的人機交互界面精準控制每畝的播種量,每畝可節約種子2.5公斤左右,有效幫助農戶節本增效。同時可減少錯行和漏行,提升土地利用率。
北斗無人駕駛農機直線定位精度可達2.5厘米,誤差在3%以內。當地農民表示:“相較于以前憑經驗操作,北斗無人駕駛農機更精準、更簡單,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解放。設置種植參數后,便可實時觀測作業狀態。”據了解,今年順義區冬小麥計劃播種面積12.5萬畝。“北斗+無人駕駛”已在冬小麥播種過程中得到了示范應用。
“超級棉田”僅需2人管理
近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由2個人種植管理的3000畝“超級棉田”喜獲豐收,棉花畝產可達400公斤。豐收的喜悅也有北斗農機的一份功勞。
當地運用北斗搭建起來的數字農業平臺,運用北斗農機、傳感器、氣象站、農事記錄儀等設備,借助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科學管理棉田,實現了棉田的規模化、智慧化生產。
據了解,此前,按照傳統種植模式,管理3000畝棉花地需要25至30人,而運用了北斗農機,只需要2個人就可以高效管理農田。
北斗為農業生產帶來新活力
眼下,在山東省膠州市,冬小麥的播種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基于北斗的無人駕駛的拖拉機、播種機齊上陣,這些智能“黑科技”為農業生產帶來新活力。
在當地的農田里,裝有北斗終端的小麥智能播種拖拉機,按照預先設定的路線勻速前進,駕駛員可以隨時下車查看播種機的種子用量、設備播種情況,整個操作一氣呵成。
當地農機手表示:“播種拖拉機播種優點有很多,設定好了以后接近于無人駕駛了,可以自動走直線,相較于傳統農機裝備可以提升20%~30%的效率。”據了解,北斗農機可實現高效率、高精度、高質量的播種作業,同時可減少錯行和漏行,每畝可節約種子30%左右,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在北斗智慧農機的助力下
糧食顆粒歸倉
種子深埋土壤
我國農業向著智慧化生產
闊步邁進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