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高我國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必然選擇,是破解我國農業農村資源環境突出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前提。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對于形成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擴大食物來源,引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學踐行大食物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堅持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前提
踐行大食物觀,擴大食物來源,必須充分評估資源環境的承載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在挖掘耕地、森林、海洋食物資源潛力的時候,必須充分評估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如果我們不考慮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就無法得到食物,即使暫時獲得了食物,從長期來看也會失去。在“新常態”下,建立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的食物生產模式,在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質資源的時候,將其影響控制在自然界承載能力之內,才能實現食物獲取的可持續。
踐行大食物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農產品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順應人民群眾食品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確保民眾吃得安全健康、營養均衡,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食品來源于植物、動物、微生物,而植物、動物、微生物生長必須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食品質量才能保證。生態環境不好,污染嚴重,長出來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含有害物質,生產出來的食品肯定是不安全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食品安全的基本保證,食品安全必須建立在良好生態環境之上。
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踐行大食物觀提供有力保障和根本指引
堅持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有助于形成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注重產品質量的高質量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模式。其核心要義是,農業發展要與生態環境相協調,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由單一追求生產和經濟發展轉向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因此,必須統籌利用國土資源,堅持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根據環境容量調整區域種養殖布局,優化種養殖結構,形成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從而為踐行大食物觀提供豐富而可靠的資源保障。
堅持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有助于擴大食物來源。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可以變廢為寶,將通常情況下利用水平較低以及無法被利用的廢棄物,快速高效轉化為高質量生物有機肥、飼料蛋白、營養基料,為植物提供肥料,為動物提供飼料,為微生物提供養料,最終轉化為人類食物。以“桑枝條——黑木耳——水稻”循環模式為例,先利用修剪下來的桑枝條磨成粉,當作種植黑木耳的營養基,黑木耳生產結束后,剩下的菌渣是很好的有機肥,可以還田培肥地力,提供糧食產能。在通常情況下被廢棄的桑枝條,通過循環利用,成為人類食物來源。
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可以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引方向。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經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人民群眾渴望的是綠色生態,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將倒逼農業生產生活方式全面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綠色科技在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各環節的優勢,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而這正是踐行大食物觀的根本目標。
作者: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羅小鋒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