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海糧食主產區(qū)正在大力推廣一季雙收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一塊田里兩種作物很快就要進入收獲期。那么這兩種作物又該如何同時收獲,怎樣確保顆粒歸倉、豐收到手呢?央視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報道。
河南駐馬店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qū),今年這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當地種糧大戶王杰復合種植了200畝的大豆玉米。由于今年整體生長條件良好,再加上田間管理得當,他家玉米果穗飽滿,大豆顆粒滾圓,豐收在望。但是這位有著20多年種田經驗的老把式今年也遇到了新考驗。
王杰告訴記者,“以前我們這兒只種玉米,大豆玉米帶狀種植,今年是第一次種。這兩種作物一高一低,密度也不同,現在你看長得多好,可犯難的是咋收。”他家今年采用的是6行大豆加4行玉米的種植模式,這是當地普遍推行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是河南農業(yè)部門根據當地實際生產條件和現有農機具配套情況,早在播種的時候就確定下來的,為的就是秋收時節(jié)農戶們不再為農機具發(fā)愁,用現有的玉米收獲機、大豆收獲機等機具,就可以順利完成收割作業(yè)。
然而眼下的現實情況讓王杰犯愁了。因為大豆和玉米的成熟期差不多,基本上前后熟,駐馬店當地玉米收獲機多,因為大豆面積不大,大豆收獲機比較少。駐馬店市農業(yè)機械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東升介紹,根據當地大豆種植面積測算,需要大豆聯合收獲機200多臺,但目前僅有60多臺符合要求的機具,還有140多臺的缺口。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大面積推行,今年是第一年,市面上針對這種新型種植模式的專用農機具和配件少之又少,那么,可不可以在現有的收割設備中找到解決辦法呢?
帶著這些問題,當地農機部門的工作人員和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的技術人員在市面上保有量較大的小麥、水稻等谷物聯合收獲機上動了心思。
河南農吉作業(yè)服務隊負責人王江濤介紹:“我們經過測量,小麥收獲機割臺寬度是2.75米,我們這里大豆帶狀種植的寬度是2.95米,所以首先通過性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把作業(yè)服務隊的小麥收獲機通過幾個重點部位的改裝,特別是脫粒滾筒與凹板之間的間隙進行調整,就可以實現小麥收割機去收大豆,機械就有保障了。”
小麥聯合收獲機改裝成大豆收獲機,解決了農機缺口問題,但是新的問題接踵而至。農機人員發(fā)現,駐馬店不少農戶今年選種的是大豆高產品種,大豆豆莢從距離地面10厘米的植株位置能一直長到頂部,但是改造之后的大豆收獲機只能收割20厘米以上的豆莢。這不僅會導致產量下降,農民收益也將受到影響。為此,農機人員在改裝后的大豆收獲機上又進行了調整。王江濤說:“我們把割臺換成了撓性割臺,上下可以浮動,在碰到高低不平的情況下可以局部變形,實現割茬高度一致,收獲大豆的時候就可以從根部進行收獲了,確保大豆應收盡收。”
(來源:中國農業(yè)機械流通協會)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