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農業農村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趙立欣提出的關于做好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的建議(見《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0013號建議的答復摘要》),經商科技部答復如下。
一、關于充分發揮農業減污降碳的潛力
我部高度重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農村減排固碳,降低農業領域污染物的排放,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推動農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2017年,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農膜回收、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等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全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5年保持下降勢頭,利用率穩定在40%以上。農業廢棄物利用水平穩步提升,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76%,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7.6%,農膜回收率穩定在80%以上。2022年,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加強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與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的有效銜接,以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以實施減污降碳、碳匯提升重大行動為抓手,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農村產業結構和生產生活方式。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協同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加快推進相關重大工程、重大行動組織實施,推動農業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關于提升農業生態系統固碳增匯能力
近年來,我部采取有力舉措,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碳匯。
一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2021年,統籌部署推進農田建設工作,突出支持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夯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基礎。全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9億畝。
二是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2021年6月,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印發《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期間完成1億畝黑土地保護利用任務,實施土壤侵蝕治理、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肥沃耕作層培育、耕地質量監測評價等措施,解決黑土地出現的“變薄、變瘦、變硬”問題。2021年東北典型黑土區共完成耕地保護面積1億畝以上。
三是推進秸稈科學還田。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把秸稈科學還田作為重要措施,因地制宜推廣秸稈粉碎翻壓還田、秸稈覆蓋還田、堆漚還田。在春耕、“三夏”、秋收等關鍵農時印發秸稈還田指導意見。2021年,全國秸稈還田量超過4億噸,還田面積近11億畝。
四是推進農機深松整地。2021年在黑龍江、吉林、河北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青島市、北大荒農墾集團實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任務1.21億畝,其中春季深松整地作業面積3168萬畝、秋季深松整地作業面積8919萬畝。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繼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工程、秸稈科學還田等,增加農田有機質含量,提升農業生態系統固碳增匯能力。
三、關于加快農業綠色低碳科技創新
我部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中設立綠色低碳共性技術創新團隊,成立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綠色低碳學科群,推動中國農科院成立農業農村雙碳研究中心,圍繞農業溫室氣體減排、農業固碳增匯、農業農村減污降碳、減排固碳監測、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等方向,組織開展協同技術攻關。遴選發布農業農村減排固碳10大技術模式。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農業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力度,聚焦技術瓶頸和短板問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成熟適用技術推廣應用。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