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向全國人大提交的關于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情況的報告顯示,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強化政策支持和責任落實,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通過主體聯農、服務帶農、政策強農,逐步將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我國初步形成以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合作社為中堅、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支撐,引領帶動小農戶發展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家庭農場超過380萬個,平均經營規模134.3畝。各地區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堅持農戶成員在合作社中的主體地位,專項清理“空殼社”,在406個縣(市、區)實施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目前,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223萬家,帶動全國近一半農戶。各地還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支持龍頭企業通過訂單收購、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吸納就業等多種形式帶動小農戶共同發展。目前,全國縣級以上龍頭企業9萬家、聯合體7000多個,輻射帶動農戶1700萬戶。
此外,全國還積極培育適應小農戶需求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主體。目前,農業專業服務公司等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已超過95萬個,服務小農戶7800萬戶。針對小農戶開展農業生產的多樣化需求,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托管等多種服務模式。2020年,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營業收入超過1600億元,服務面積達16.7億畝次。
與此同時,一些地區加快補齊小農戶生產經營的科技弱項和基礎設施短板,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互聯網+小農戶”計劃,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手機應用技能培訓超過1億人次。出臺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廣“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模式,推動農田宜機化改造。截至2020年底,累計完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幫助小農戶畝均節本增效約500元;2017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20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00個、農業產業強鎮1109個,認定3274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逐步形成帶動小農戶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近年來,很多地區還依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農業生產的集約經營和集成服務,降低小農戶生產成本。據抽樣調查,與農民自種和流轉土地種糧相比,采用生產托管方式種糧,畝均成本最低、產量最高,純收益平均提高20%以上;依托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實現農業價值鏈增值和農民就業增收,全國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吸納近1400萬農民穩定就業,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輻射帶動1.27億農戶,戶均年增收超過3500元。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