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棗產業歷經30年長盛不衰,在拉動農民增收致富、解決重大民生問題、推動沾化經濟發展的實踐中貢獻了不朽的功績。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看天吃飯”制約了沾化冬棗的高質量發展,設施栽培、數據化、標準化種植已經是擺在沾化冬棗品牌升級之路上的當務之急。
老張是馮家鎮大流村的冬棗種植能手,冬棗種了20多年,總共100多畝。幾年前,老張陸續把棗樹種進了大棚里面,目前,老張的設施種植面積已經達到80多畝,大棚40多個。老張指著身邊的一棵小棗樹跟記者說:
栽植四年了
現在掛果兩年了
這么棵樹大體上也就是能結二十多斤棗
多年了
一斤現在咱還是賣五十塊錢一斤
一棵棗樹差不多能賣一千塊錢
——張亦明
一棵不起眼的、也就胳膊粗細、兩米多高的小棗樹,一年產20多斤棗,每斤可以賣到50塊錢,一棵小棗樹產的冬棗總計竟然可以賣到一千塊錢。一樹值千金!這種的哪里還是什么棗樹,簡直就是“搖錢樹”。張亦明說,成為“搖錢樹”首先要把樹種好才行,而把冬棗樹種好的先決條件是大棚。
以前沒有大棚的時候
一看見棗紅了就害怕下雨
因為它糖分到了以后
見到雨水它就裂果
它就沒有商品價值了
咱就抓緊時間把它采下來
現在用上大棚以后它不害怕雨水了
咱就可以讓它在上頭留著
真到了好吃的時候咱再摘
——張亦明
當然,光用上大棚還不行,還得有配套的設施和種植理念,比如水肥一體化,比如寬行密植模式等,哪怕就是地上的小草,那也是為了增加土壤有機質、引蟲下樹故意而為之。老張說,這80多畝地40多個大棚,總共投入了兩百多萬建設資金,再加上苗木、人力等成本,前期投入比較大,但是話說回來,有了大棚,不再“看天吃飯”,畝產兩千斤、一斤五十元的價格,賺錢是分分鐘的事兒。
像張亦明這樣的棗農,已經走在了沾化區冬棗種植行業的前列,對沾化區推廣冬棗設施種植起著一定的引領作用。
事實上,投資一千多萬的設施化、標準化、智慧生產試驗園,今年在沾化冬棗研究所院內拔地而起。自動控溫、自動控濕、水肥一體化、物聯網追溯,數字化智慧農業正在這里試驗推廣。
沾化冬棗研究所所長于洪長說:“大約需要二至三年的時間,我們就可以拿出一個數據來,什么條件下沾化冬棗品質最好,也就是標準,用以指導我們沾化下一步發展設施栽培,指導我們棗農按著這個標準去生產,根據這個標準生產的冬棗,可能品質就統一,可能就不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
設施栽培靠數據吃飯,冬棗品質得到保障,棗農收益不再受天氣影響。于洪長介紹,目前沾化區冬棗設施栽培面積1萬5千畝,規劃2025年發展到15萬畝。“我們打造品牌主要是抓品質,品質為王,以品質作為冬棗的生命線,我們抓品質主要是靠設施農業,再一個新品種的改良,再一個標準化的生產,通過提升品質來增強我們的品牌,提升我們冬棗的綜合競爭力。”濱州市沾化區沾化冬棗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劉登枝說。
目前,沾化區冬棗種植面積30萬畝,每年產量穩定在6億斤左右,2020年,冬棗產業產值37億元,沾化冬棗品牌價值達56.11億元,居全國棗類第1名。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