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艾海鵬回到家鄉新疆庫爾勒,來到尉犁縣的棉田邊和小伙伴凌磊一起放出“兩個人挑戰管理3000畝棉田”的豪言時,當地的老棉農沒有一個覺得他們能成:“胡說八道!”“3000畝?不可能!我們不是機器人。”
“老把式”的質疑讓艾海鵬心里也有些犯怵,4月底5月初連著遭遇三場風災,更加劇了這種忐忑。10月,他終于長舒一口氣,盡管幾經波折,盡管還有一些環節有待改進,3000畝棉田還是綻開了收獲的花朵,這場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管理無人農場的探索邁出了第一步。
“首先,得有套‘精裝房’”
——高標準農田建設打下的好底子,是無人農場最扎實的“地基”
“地塊兒得足夠大,農田要平整,我們才好上設備、上機器;輸配電等基礎設施要完善,智慧農業管理系統才能運作起來。”艾海鵬和凌磊是國內一家農業科技“獨角獸”企業的員工,在開始新季棉花的種植前,有著五六年無人機飛手經驗的“海磊兄弟”做過很多設想,也對農田的基礎設施條件有過很多擔心。當他們真正站在3000畝“精裝”農田旁時,這些擔心都煙消云散。
尉犁縣棉花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00萬畝左右,棉花承載著農民增收的希望。如何讓更多棉花“住進來”“住得舒服”、從而帶來更好的收益,是當地政府部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給棉花一套精裝房”,成為破局的關鍵。
整合零散的土地資源是第一步。2017年起,當地開始加快推行土地流轉,截至目前,全縣已流轉土地42.3萬畝,田埂、田間道路、水渠等的整合將更多土地釋放出來,“大概增加了8%-10%左右的面積,這部分在流轉過程中都納入到村集體收益中,用于增加農民收入。”尉犁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張曉冬說。
有了成片的土地,接下來還要做“軟裝”。耕作田塊的田面要平整、大小要適宜機械作業,灌溉與排水工程符合高效節水的要求,田間道路適應農業現代化的需要,農田防護因害設防,農田輸配電建設和退化土壤治理也不能落下……2019年以來,尉犁縣先后投資3.285億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30.6萬畝。
“我們乘上了這趟春風。”艾海鵬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沒有這套“精裝房”,前期可能需要投入數百萬成本,讓他們望而卻步。“無人農場之所以可以實現精準作業、減少人工投入,是建立在智慧農業管理系統上的,而智慧化管理則要依靠農地里安裝的氣象站、攝像頭、土壤傳感器等數字基礎設施,但是如果路都不通、水電也沒有、機器進不去,前面說的這些都無從談起,所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就是做好這一切的前提。”
“精準就是金錢”
——省人工、控成本、搶時間,數字時代的農業向效率要效益
學生時代勤工儉學的拾花經歷給艾海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棉農種植的棉花植株矮,采摘時需要背著袋子、窩下身子蹲著采摘。“每到棉花豐收的季節,整列整列的火車拉著從內地來的拾花工,那是一年最熱鬧的時候。”他說。
“我們以前統計過,流動性拾花工大約有2.5萬人左右,都集中在采收的那一段時間,一下這么多用工量,經常需要政府出面對接。”張曉冬說出了熱鬧背后的故事,人工采摘成本在2-2.5元/公斤左右,還要管吃管住管路費,對棉農來說這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還有一些損失是隱形的。新棉剛開始采摘上市時,往往價格較高,隨著上市量的增加,價格逐漸下降。即便是手快的拾花工,一天也只能摘100公斤左右。而機器采摘一天就能采收幾十畝地,有些甚至可以接近100畝,按畝產400公斤算,一天可以采收3萬多公斤。
隨著機采棉的推廣,如今尉犁縣農業機械化率已經達到96%以上,機采棉模式播種面積超99萬畝。“光采摘這一項,一畝地就能節約300-500元的成本。再也不用為棉農用工的事情犯愁了。”張曉冬說。
新的問題接踵而來:如何讓機器作業更精準,實現減損增收?
尉犁縣墩闊坦鄉墩闊坦村棉農努爾艾力·吾買爾對此頗有心得:播種要通過安裝了導航系統的精量播種機來完成,這樣種出來的棉花整整齊齊,漂亮得很,用的種子也少了,采收時效率也更高了。
凌磊則拿出了自己的手機作為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只是播種,遙感無人機拍下棉田的高清數字地圖,通過人工智能處方圖技術,智慧農業管理系統快速對圖片完成分析。不需要人工下地,哪里缺苗、不同地塊棉花的長勢、病蟲害的情況,屏幕上一目了然。”
艾海鵬和凌磊對泵房也進行了物聯網改造。曾經以泵房為家的陳師傅輕松了:“終于可以不用守在這里日夜盯著了。現在他們在電腦上設定好,水泵自動運轉,出水樁按程序打開,泵房設備的運轉情況遠程就能控制監管。”
“這個系統還能指揮農業無人機進行全自主打藥等植保作業。”據凌磊和團隊成員的估算,如果采用傳統方式使用拖拉機噴藥,機器下地時會掛到棉桃,一畝地大約要造成一百多元的損失。智慧農業管理系統指揮下的植保無人機不僅可以避免這部分損失,還能實現精量化管理,減少農藥化肥使用。
“我看到了鄉村的希望”
——數字模型為農業“破壁”,種田像打游戲,
讓農民成為能吸引年輕人的職業
50歲的克熱木·熱合曼是尉犁縣的一名農業技術推廣員。智慧農業的發展與應用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土壤水分減少了,傳感器就會自動發送短信到棉農的手機上,提醒棉農澆水。棉農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看棉田情況,控制灌溉時間和水量,以后棉農躺在家里就可以管理棉田,種棉花會越來越方便。”他說,“等冬天棉花采收完,我要好好在各村宣傳一下這項新技術。”
讓種棉花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容易,也是艾海鵬努力的方向:“如果種地就像打游戲一樣,有樂趣、好上手、易操作,是不是就會有更多年輕人回來?”
艾海鵬心里的疑問正在被時間解答。臨近收獲時,從前和他一起做無人機飛手的小伙伴忍不住找上他問:“這樣種棉花好酷!我能不能加入?”
“無人農場其實就是把農業生產的全過程都以數據化的形式呈現出來。”經過一年的實踐,艾海鵬對無人農場有了自己的理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老棉農可能會根據自己十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連續多少天15℃以上就能播種了,我們需要的是把這種經驗轉化成數據,傳感器顯示積溫達到某一個數值后,系統會提醒我,該播種了。”
把生產經驗轉化成數字模型,讓不懂農業技術的人也能種地,艾海鵬暢想著,也許未來有一天,農民也可以成為一個培訓上崗的職業。
不僅是年輕人的回歸,老棉農對新技術的接納也同樣值得欣喜。在凌磊看來,依賴經驗的傳統耕作方式更多是老一代向新一代傳授經驗,而無人機、智慧農業管理等新技術則需要敢于突破和嘗試的年輕人來帶動:“我們最開始在新疆推廣無人機的時候,用戶平均年齡大概在26歲左右,現在已經提高到了36歲。”
10月24日,“海磊兄弟”種植的3000畝棉田收獲了。棉田旁的凌磊輕聲說了句:“我可能會一直種下去。”艾海鵬還在擺弄手機,不一會兒,音響里傳出應景的歌聲:“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趙宇恒
“老把式”的質疑讓艾海鵬心里也有些犯怵,4月底5月初連著遭遇三場風災,更加劇了這種忐忑。10月,他終于長舒一口氣,盡管幾經波折,盡管還有一些環節有待改進,3000畝棉田還是綻開了收獲的花朵,這場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管理無人農場的探索邁出了第一步。
“首先,得有套‘精裝房’”
——高標準農田建設打下的好底子,是無人農場最扎實的“地基”
尉犁縣棉花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00萬畝左右,棉花承載著農民增收的希望。如何讓更多棉花“住進來”“住得舒服”、從而帶來更好的收益,是當地政府部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給棉花一套精裝房”,成為破局的關鍵。
整合零散的土地資源是第一步。2017年起,當地開始加快推行土地流轉,截至目前,全縣已流轉土地42.3萬畝,田埂、田間道路、水渠等的整合將更多土地釋放出來,“大概增加了8%-10%左右的面積,這部分在流轉過程中都納入到村集體收益中,用于增加農民收入。”尉犁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張曉冬說。
有了成片的土地,接下來還要做“軟裝”。耕作田塊的田面要平整、大小要適宜機械作業,灌溉與排水工程符合高效節水的要求,田間道路適應農業現代化的需要,農田防護因害設防,農田輸配電建設和退化土壤治理也不能落下……2019年以來,尉犁縣先后投資3.285億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30.6萬畝。
“我們乘上了這趟春風。”艾海鵬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沒有這套“精裝房”,前期可能需要投入數百萬成本,讓他們望而卻步。“無人農場之所以可以實現精準作業、減少人工投入,是建立在智慧農業管理系統上的,而智慧化管理則要依靠農地里安裝的氣象站、攝像頭、土壤傳感器等數字基礎設施,但是如果路都不通、水電也沒有、機器進不去,前面說的這些都無從談起,所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就是做好這一切的前提。”
“精準就是金錢”
——省人工、控成本、搶時間,數字時代的農業向效率要效益
學生時代勤工儉學的拾花經歷給艾海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棉農種植的棉花植株矮,采摘時需要背著袋子、窩下身子蹲著采摘。“每到棉花豐收的季節,整列整列的火車拉著從內地來的拾花工,那是一年最熱鬧的時候。”他說。
“我們以前統計過,流動性拾花工大約有2.5萬人左右,都集中在采收的那一段時間,一下這么多用工量,經常需要政府出面對接。”張曉冬說出了熱鬧背后的故事,人工采摘成本在2-2.5元/公斤左右,還要管吃管住管路費,對棉農來說這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還有一些損失是隱形的。新棉剛開始采摘上市時,往往價格較高,隨著上市量的增加,價格逐漸下降。即便是手快的拾花工,一天也只能摘100公斤左右。而機器采摘一天就能采收幾十畝地,有些甚至可以接近100畝,按畝產400公斤算,一天可以采收3萬多公斤。
隨著機采棉的推廣,如今尉犁縣農業機械化率已經達到96%以上,機采棉模式播種面積超99萬畝。“光采摘這一項,一畝地就能節約300-500元的成本。再也不用為棉農用工的事情犯愁了。”張曉冬說。
新的問題接踵而來:如何讓機器作業更精準,實現減損增收?
尉犁縣墩闊坦鄉墩闊坦村棉農努爾艾力·吾買爾對此頗有心得:播種要通過安裝了導航系統的精量播種機來完成,這樣種出來的棉花整整齊齊,漂亮得很,用的種子也少了,采收時效率也更高了。
凌磊則拿出了自己的手機作為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只是播種,遙感無人機拍下棉田的高清數字地圖,通過人工智能處方圖技術,智慧農業管理系統快速對圖片完成分析。不需要人工下地,哪里缺苗、不同地塊棉花的長勢、病蟲害的情況,屏幕上一目了然。”
艾海鵬和凌磊對泵房也進行了物聯網改造。曾經以泵房為家的陳師傅輕松了:“終于可以不用守在這里日夜盯著了。現在他們在電腦上設定好,水泵自動運轉,出水樁按程序打開,泵房設備的運轉情況遠程就能控制監管。”
“這個系統還能指揮農業無人機進行全自主打藥等植保作業。”據凌磊和團隊成員的估算,如果采用傳統方式使用拖拉機噴藥,機器下地時會掛到棉桃,一畝地大約要造成一百多元的損失。智慧農業管理系統指揮下的植保無人機不僅可以避免這部分損失,還能實現精量化管理,減少農藥化肥使用。
“我看到了鄉村的希望”
——數字模型為農業“破壁”,種田像打游戲,
讓農民成為能吸引年輕人的職業
50歲的克熱木·熱合曼是尉犁縣的一名農業技術推廣員。智慧農業的發展與應用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土壤水分減少了,傳感器就會自動發送短信到棉農的手機上,提醒棉農澆水。棉農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看棉田情況,控制灌溉時間和水量,以后棉農躺在家里就可以管理棉田,種棉花會越來越方便。”他說,“等冬天棉花采收完,我要好好在各村宣傳一下這項新技術。”
讓種棉花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容易,也是艾海鵬努力的方向:“如果種地就像打游戲一樣,有樂趣、好上手、易操作,是不是就會有更多年輕人回來?”
艾海鵬心里的疑問正在被時間解答。臨近收獲時,從前和他一起做無人機飛手的小伙伴忍不住找上他問:“這樣種棉花好酷!我能不能加入?”
“無人農場其實就是把農業生產的全過程都以數據化的形式呈現出來。”經過一年的實踐,艾海鵬對無人農場有了自己的理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老棉農可能會根據自己十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連續多少天15℃以上就能播種了,我們需要的是把這種經驗轉化成數據,傳感器顯示積溫達到某一個數值后,系統會提醒我,該播種了。”
把生產經驗轉化成數字模型,讓不懂農業技術的人也能種地,艾海鵬暢想著,也許未來有一天,農民也可以成為一個培訓上崗的職業。
不僅是年輕人的回歸,老棉農對新技術的接納也同樣值得欣喜。在凌磊看來,依賴經驗的傳統耕作方式更多是老一代向新一代傳授經驗,而無人機、智慧農業管理等新技術則需要敢于突破和嘗試的年輕人來帶動:“我們最開始在新疆推廣無人機的時候,用戶平均年齡大概在26歲左右,現在已經提高到了36歲。”
10月24日,“海磊兄弟”種植的3000畝棉田收獲了。棉田旁的凌磊輕聲說了句:“我可能會一直種下去。”艾海鵬還在擺弄手機,不一會兒,音響里傳出應景的歌聲:“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趙宇恒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