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如畫,稻香魚肥。9月27日至28日,第八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工作交流會在浙江青田舉辦。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促進鄉村振興協作網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聯盟同期成立。來自全國各農遺所在地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和企業家代表,多位農遺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如何讓古老厚重的中華農耕文化在鄉村振興的壯闊藍圖中煥發新生機、釋放新活力。
講好全球農遺中國故事
農民豐收節剛剛過去,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里依然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層層疊疊的梯田在陽光照射下泛著金色的光芒,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肥碩的田魚在稻田里歡快嬉戲。村里的男女老少忙著割谷收魚,迎接“新米飯撞鼻頭,紅田魚滿盤頭”的豐收喜悅。
以魚肥田,以稻養魚,稻魚共生,這就是著名的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它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已經延續1300多年,并以其依然活躍的生產功能和深厚的生態價值于2005年成功入選第一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自此,我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入快車道,目前已有15個項目成功入選,總數量居世界之首,成為點亮世界農業文明的璀璨明珠,也為全球生態農業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建立預備資源儲備制度、成立專門保護機構、完善監測評估機制、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啟動“專家+遺產地深耕行動”……十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我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大大激發了各地對農業文化遺產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地方積極開展“申遺”工作,無論是江南水鄉、黃河故道,還是山地梯田、西北牧場,在波瀾壯闊的美麗中國,一大批珍貴的農耕文化瑰寶拂去歲月的塵沙,以鮮活生動的姿態向世界講述中國燦爛悠久的農耕故事。
自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倡議,中國就是最早響應者、堅定支持者、成功實踐者和重要推動者。通過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舉辦高級別培訓和開展區域研討等活動,中國與來自90多個國家的約200名高級別官員和專家分享了我國傳統農耕文明的智慧和遺產保護成效。
“在中國引領推動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日益成為農業多雙邊領域的重要議題,顯著提高了國際社會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說。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我國還是世界上第一個推動農遺項目“結對子”的國家,推動福建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系統與法國勃艮第葡萄園、江蘇興化垛田農業系統與墨西哥城浮田系統等開展跨國農耕文明對話,分享經驗、貢獻智慧,在國際糧農治理體系傳播中國聲音、體現大國擔當。
挖掘傳統農業現代價值
“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中國數千年的游牧和農耕歷史中沉淀出燦爛的農業文化遺產,其中蘊含的資源稟賦、生態智慧和文化價值至今仍對鄉村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為了未來的遺產。”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駱世明在主旨演講中鮮明地指出,為了單純追求農業的高產,導致的資源耗竭、環境污染、品種流失、氣候變化加劇等問題已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人們的反思,“農業未來的路在何方?國際共識是走生態農業之路。”
在駱世明看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中國傳統農業思想與生態農業有內在的共性,“兩者都基于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物制宜的農業實踐,都重視維系寶貴的農業生物多樣性,都盡力獲得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性。”而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湖州桑基魚塘、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等農遺項目,正是生態循環農業的代表,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
獨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觀也是農業文化遺產寶庫里的明珠。青田魚燈舞、從江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產調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農遺產地熠熠生輝,稻作梯田、古香榧群、古桑樹群、古棗園等鄉村景觀寄托了人們對美麗鄉村、美麗生態的向往和追求。
正如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所言,“農業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的生物、技術、文化基因,對于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今,農業文化遺產項目的綜合功能屬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各遺產地在加大保護的同時,積極通過品牌打造、農旅結合等實現產業化梯度發展,彰顯出農業文化遺產歷久彌新的獨特魅力。
“我們堅持讓農業文化遺產‘活起來’,將農遺價值全面融入鄉村振興各領域。”青田縣僑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鋒波告訴記者,依托全球農遺金字招牌,青田一方面實施稻魚產業品牌化發展,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生態和文化價值,打造農遺旅游文化園、農遺研學實踐基地等,帶動休閑農業、文化節慶、健康療養、科普教育融合發展,打開了農遺價值轉化通道。
“此次成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促進鄉村振興協作網正是為了建立更加靈活多元的橫向合作交流平臺,促進利益相關方之間的緊密協作,加快推進遺產地形成鄉村振興特色樣板。”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徐明說。
為響應協作網,青田縣同時發起成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保護與發展聯盟,旨在與其他遺產地形成合力,提升產業價值鏈,促進協同保護和發展。
確保農遺利益農民共享
當前,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面臨傳統農耕文化生存空間日漸萎縮、遺產地利益分享機制不均衡、遺產潛在價值挖掘不充分等困難和挑戰,這成為與會專家代表討論的熱點。
“要平衡保護與發展兩個重心,破壞性開發和冷凍式保存都是錯誤的傾向。”針對目前有的遺產地為滿足城市拓展需求,擠壓核心區空間的現象,隋鵬飛強調,各遺產地要堅守申遺承諾,確保核心區面積不能減、關鍵要素不能少。“要深挖遺產潛在價值,放大遺產品牌效應,促進產業融合度進一步提升。”
伴隨城鎮化加快和鄉村人口不斷減少,農遺文化的傳承人也面臨斷層風險。
對此,閔慶文認為,城鎮化是必然發展趨勢,但如果遺產地產業發展好了,就一定會有“新農人”主動留下或從城市走向鄉村。“世界上做得比較好的遺產地,都是通過提升周邊多元生態制造大量就業機會,來吸引年輕人返鄉的。”
會上有遺產地代表提出,為提高經濟效益,能否改變遺產地傳統耕作方式?或者轉而培育高產新品種?
“把遺產地變成整齊劃一的高產園、良種園,不利于維護遺傳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丟失了遺產地的內在核心價值。”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龍春林說,“傳統品種可能產量偏低、賣相不好,但有抗蟲、耐旱等很多優良特性,‘有小時候的味道’,應該在深挖文化內涵、提升附加值、延長產業鏈上做文章,實現在保護中發展。”
關于如何看待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中的利益分享問題,隋鵬飛特別強調:“農民是農業文化遺產的傳承者、實踐者,只有確保農民利益,才能守住農業文化遺產的根與魂,激發出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內生動力。各遺產地要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扶持小農戶拓展增收空間。”
“農業文化遺產是農民幾十代人、甚至幾百代人留下來的,他們是真正的主體。不能只是政府、專家、企業在這兒忙著搞保護、搞開發,把農民的主體作用忽視了。”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藺惠芳說,“遺產地保護利用要擯棄急功近利的短視心態,必須注重持續為農民提供生計,幫助農民真正認識到守護農業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增強認同感、參與感。”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彭瑤 見習記者 姚雯祎
編輯:姚雯祎
講好全球農遺中國故事
農民豐收節剛剛過去,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里依然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層層疊疊的梯田在陽光照射下泛著金色的光芒,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肥碩的田魚在稻田里歡快嬉戲。村里的男女老少忙著割谷收魚,迎接“新米飯撞鼻頭,紅田魚滿盤頭”的豐收喜悅。
以魚肥田,以稻養魚,稻魚共生,這就是著名的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它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已經延續1300多年,并以其依然活躍的生產功能和深厚的生態價值于2005年成功入選第一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自此,我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入快車道,目前已有15個項目成功入選,總數量居世界之首,成為點亮世界農業文明的璀璨明珠,也為全球生態農業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建立預備資源儲備制度、成立專門保護機構、完善監測評估機制、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啟動“專家+遺產地深耕行動”……十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我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大大激發了各地對農業文化遺產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地方積極開展“申遺”工作,無論是江南水鄉、黃河故道,還是山地梯田、西北牧場,在波瀾壯闊的美麗中國,一大批珍貴的農耕文化瑰寶拂去歲月的塵沙,以鮮活生動的姿態向世界講述中國燦爛悠久的農耕故事。
自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倡議,中國就是最早響應者、堅定支持者、成功實踐者和重要推動者。通過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舉辦高級別培訓和開展區域研討等活動,中國與來自90多個國家的約200名高級別官員和專家分享了我國傳統農耕文明的智慧和遺產保護成效。
“在中國引領推動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日益成為農業多雙邊領域的重要議題,顯著提高了國際社會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說。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我國還是世界上第一個推動農遺項目“結對子”的國家,推動福建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系統與法國勃艮第葡萄園、江蘇興化垛田農業系統與墨西哥城浮田系統等開展跨國農耕文明對話,分享經驗、貢獻智慧,在國際糧農治理體系傳播中國聲音、體現大國擔當。
挖掘傳統農業現代價值
“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中國數千年的游牧和農耕歷史中沉淀出燦爛的農業文化遺產,其中蘊含的資源稟賦、生態智慧和文化價值至今仍對鄉村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為了未來的遺產。”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駱世明在主旨演講中鮮明地指出,為了單純追求農業的高產,導致的資源耗竭、環境污染、品種流失、氣候變化加劇等問題已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人們的反思,“農業未來的路在何方?國際共識是走生態農業之路。”
在駱世明看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中國傳統農業思想與生態農業有內在的共性,“兩者都基于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物制宜的農業實踐,都重視維系寶貴的農業生物多樣性,都盡力獲得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性。”而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湖州桑基魚塘、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等農遺項目,正是生態循環農業的代表,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
獨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觀也是農業文化遺產寶庫里的明珠。青田魚燈舞、從江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產調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農遺產地熠熠生輝,稻作梯田、古香榧群、古桑樹群、古棗園等鄉村景觀寄托了人們對美麗鄉村、美麗生態的向往和追求。
正如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所言,“農業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的生物、技術、文化基因,對于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今,農業文化遺產項目的綜合功能屬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各遺產地在加大保護的同時,積極通過品牌打造、農旅結合等實現產業化梯度發展,彰顯出農業文化遺產歷久彌新的獨特魅力。
“我們堅持讓農業文化遺產‘活起來’,將農遺價值全面融入鄉村振興各領域。”青田縣僑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鋒波告訴記者,依托全球農遺金字招牌,青田一方面實施稻魚產業品牌化發展,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生態和文化價值,打造農遺旅游文化園、農遺研學實踐基地等,帶動休閑農業、文化節慶、健康療養、科普教育融合發展,打開了農遺價值轉化通道。
“此次成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促進鄉村振興協作網正是為了建立更加靈活多元的橫向合作交流平臺,促進利益相關方之間的緊密協作,加快推進遺產地形成鄉村振興特色樣板。”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徐明說。
為響應協作網,青田縣同時發起成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保護與發展聯盟,旨在與其他遺產地形成合力,提升產業價值鏈,促進協同保護和發展。
確保農遺利益農民共享
當前,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面臨傳統農耕文化生存空間日漸萎縮、遺產地利益分享機制不均衡、遺產潛在價值挖掘不充分等困難和挑戰,這成為與會專家代表討論的熱點。
“要平衡保護與發展兩個重心,破壞性開發和冷凍式保存都是錯誤的傾向。”針對目前有的遺產地為滿足城市拓展需求,擠壓核心區空間的現象,隋鵬飛強調,各遺產地要堅守申遺承諾,確保核心區面積不能減、關鍵要素不能少。“要深挖遺產潛在價值,放大遺產品牌效應,促進產業融合度進一步提升。”
伴隨城鎮化加快和鄉村人口不斷減少,農遺文化的傳承人也面臨斷層風險。
對此,閔慶文認為,城鎮化是必然發展趨勢,但如果遺產地產業發展好了,就一定會有“新農人”主動留下或從城市走向鄉村。“世界上做得比較好的遺產地,都是通過提升周邊多元生態制造大量就業機會,來吸引年輕人返鄉的。”
會上有遺產地代表提出,為提高經濟效益,能否改變遺產地傳統耕作方式?或者轉而培育高產新品種?
“把遺產地變成整齊劃一的高產園、良種園,不利于維護遺傳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丟失了遺產地的內在核心價值。”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龍春林說,“傳統品種可能產量偏低、賣相不好,但有抗蟲、耐旱等很多優良特性,‘有小時候的味道’,應該在深挖文化內涵、提升附加值、延長產業鏈上做文章,實現在保護中發展。”
關于如何看待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中的利益分享問題,隋鵬飛特別強調:“農民是農業文化遺產的傳承者、實踐者,只有確保農民利益,才能守住農業文化遺產的根與魂,激發出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內生動力。各遺產地要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扶持小農戶拓展增收空間。”
“農業文化遺產是農民幾十代人、甚至幾百代人留下來的,他們是真正的主體。不能只是政府、專家、企業在這兒忙著搞保護、搞開發,把農民的主體作用忽視了。”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藺惠芳說,“遺產地保護利用要擯棄急功近利的短視心態,必須注重持續為農民提供生計,幫助農民真正認識到守護農業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增強認同感、參與感。”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彭瑤 見習記者 姚雯祎
編輯:姚雯祎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