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農業與優勢農業、特色農業最大的區別,在于直接承擔著“保城市供應、穩市場菜價”的責任。都市農業“空間狹小”,卻可以以小“搏”大。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鄉村,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一同推進,引導城市現代資源要素向城郊農村傾斜。
日前,多個城市對都市農業進行新定位和新探索。《上海市鄉村振興“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為代表的鄉村產業體系;四川成都提出以科技賦能提升都市現代農業質效,布局建設智能農業裝備、生物質能源等八大研發單元;廣州白云區謀劃“1234”現代都市農業規劃布局,打造“一龍頭、兩園區、三基地、四產業帶”。
都市農業與優勢農產品生產區、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并稱我國農業的“三大板塊”。據統計,全國36個大中城市耕地面積接近全國的1/9,蔬菜產量占全國的1/6。然而,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要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搞種植業?一些城市也存在著忽視和弱化農業的傾向。如今,有的城市依然存在城鄉二元結構的思維,或是把都市農業簡單等同于傳統農耕文化加觀光休閑,忽略了城市要素,或是把發展都市農業理解為多發展企業、少扶持農民,忽略了農村要素。
都市農業與優勢農業、特色農業最大的區別,在于直接承擔著“保城市供應、穩市場菜價”的責任。當面對外地蔬菜調運困難、本地菜價暴漲的處境時,人們才意識到都市農業的必要性。作為國際大都市,北京和上海的農業占GDP的比重已不足1%。然而,北京提出,“少數不等于小數”,農業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小數。上海提出,絲毫不能因農業比較效益低而放棄農業。理念結出碩果,北京每年選育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占全國的10%,上海綠葉菜常年自給率達80%。
都市農業“空間狹小”,卻可以以小“搏”大。長期以來,都市農業面臨耕地資源剛性減少、務農勞動力流失的問題。當前,大中城市的鄉村空間正由不斷收縮向基本穩定轉變,都市農業正從農產品保障功能向多元復合功能轉變。大中城市農產品市場容量大,居民購買力強,同時人才、資本、技術等資源要素聚集。隨著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到處高樓林立,滿眼鋼筋水泥,市民渴望到農村看山望水憶鄉愁,城鄉工農關系迎來新變局。可以說,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也在大中城市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最有條件通過發展都市農業得到率先解決。
今年是“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年,能否開好局、起好步,大中城市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國大中城市不少是大都市帶大鄉村、大城市帶大郊區,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貫穿城鄉融合發展全過程,離不開城鄉協調、工農互促。從這個意義上講,鄉村振興也是城市發展的機遇,都市農業也是產業升級的選擇。即使在大中城市,今天的農業農村依然有很多煩惱,城鄉差距也客觀存在,直面煩惱和差距,就是直面中國城鄉關系的最大現實,要靠改革創新,尤其需要擔當。
這份擔當,從大處看,就是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鄉村,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一同推進,引導城市現代資源要素向城郊農村傾斜。這就包括對農業的更精準政策扶持、對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對農民土地權益的保護、對集體財產權利的尊重等。從細處看,要緊扣當地資源稟賦和鄉村文化底蘊,面向城市和市民“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把都市農業建設成為城市“菜籃子”供給區、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農業先進生產要素聚集區,從而一頭服務城市、一頭富裕農民。
都市型現代農業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利用科技、人才、資源、資金的優勢,開發新產品創造市場新需求,引領消費。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城鄉居民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正向小康發展。城鄉居民可任意支配的收入有了顯著增加,消費者所需要的是產品的多種質量和性能,對農業產品的要求不再僅僅滿足吃飽這個層次的需要,而是逐漸向精神文化層次提出新的要求。消費者對農業產品名牌需求潛力是巨大的。
以北京為例,都市農業對于北京總體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北京農業用地與城市的關系緊密,都市農業已成為城市生態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越高,越需要都市現代農業的支撐。
延慶作為北京“后花園”,是北京市農業大區,更是北京市綠色有機農業和休閑觀光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北京都市農業發展過程中,延慶區域品牌“媯水農耕”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9年,延慶區創立了北京市第一個區域性農產品公用品牌“媯水農耕”,把小而散的農業產業進行資源整合,引導群眾種好、養好農產品,保護好綠水青山凈土,實現延慶農業綠色發展。經過兩年發展,已經成立了“媯水農耕”品牌聯盟,建立了相關的實施方案、管理辦法。北菜園、金粟等九家有機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進入到“媯水農耕”品牌聯盟。
在生產體系方面,逐步壯大北菜園、金粟等優勢品牌和香草、食用菌等優勢產業種植規模,出臺“媯水農耕”新增有機基地獎勵辦法,實施好蔬菜集群、舊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擴大優質農產品生產規模并實施以大帶小,逐步整合的策略,讓“媯水農耕”品牌帶動更多人增收。
目前,北菜園永寧千畝有機蔬菜基地正在規劃建設中,永寧猴頭菇在周邊三個農業產業基地進行試驗種植,準備進一步拓展推廣,香草通過去年9個鄉鎮的試驗種植,基本實現相比大田種植提高三倍以上的收益水平,今年準備種植3000畝左右。
在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方面,構建企業自管、行業日常管、第三方出口管的管理機制,以強化質量安全管理建設拓寬聯盟的入口把好農產品銷售的出口,實現以質量贏品牌,以品牌贏市場的戰略構想。
在營銷流通環節,充分發揮綠富隆和聯盟作用,成立專業營銷團隊,加強聯盟渠道共享,加強知名度和美譽度宣傳,緊抓冬奧契機,促進品牌進線上銷售平臺、進商超、進食堂、進冬奧酒店。
在科技服務方面,加強主導產業科技對接,成立區科技攻關小組,儲備人才,提高科技支撐的精準性,護航產業持續發展。
發展現代休閑農業是北京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實現高附加值的強有力支撐。“十四五”時期,延慶區將充分結合北京市“十百千萬”工程,以民宿集群和優勢資源為引領,強特色、補短板,形成一批休閑農業片區。同時著力整合片區內著名景點、美麗鄉村、美麗田園,形成鄉鎮級和跨鄉鎮的旅游線路,打造北京市鄉村旅游聚集地,以特色產業、特色文化資源和精品民宿集聚區為引領,探索鄉村共生社區建設。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