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掌握了“標準”,誰就占領了蔬菜產業的制高點。濰坊壽光市制定、推廣易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蔬菜標準化生產流程,并向全國集成輸出,推動全國蔬菜產業提檔升級。
壽光蔬菜小鎮是當地最早引入蔬菜標準化生產體系的種植基地,通過做好“種苗、技術、農資”等六統一,如今,基地一頭連市場,一頭連農戶,已經串聯起一條條標準化產業鏈。
山東蔬菜產業集團副總經理王濤說,產業工人只是負責種,產前產后兩端由公司來承擔,每個環節都得到可控可追溯可循,對于種植戶來說,改變了憑經驗種植、無序種植的現狀。
有了標準化產業鏈,不少蔬菜園區用“工廠化”理念建設運營。2018年以來,壽光已規劃建設總占地2.3萬畝的18個重點蔬菜園區,并和華為、阿里等互聯網巨頭合作,推廣應用自動溫控、智能霧化等智能科技設備,物聯網應用率超過80%,使每個大棚、園區就是一個蔬菜“標準車間”、“標準工廠”。
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主任付樂啟介紹,他們制定了蔬菜全產業鏈標準,對產前、產中、產后等11個環節進行了規范,把產業鏈條向兩端拉長,向種子和品牌延伸,讓蔬菜更加安全,品質更好,質量更穩定。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立新說,針對主栽作物制定了“高品質蔬菜生產操作規范”,選取了4處基地進行試點,以點帶面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高品質蔬菜標準化生產大培訓,推動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鏈條標準化生產,探索出一條易操作、易掌握,可復制、可推廣的高品質蔬菜標準化生產流程。
除了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塑造標準化“領跑者”,壽光市還加快標準輸出。通過每年舉辦高峰論壇、成立國家蔬菜質量標準化創新聯盟等渠道,為全國蔬菜生產基地提供蔬菜質量全程管控、產品產銷對接、關鍵指標比對預警等服務。在德州夏津,當地農業產業園正是依靠引入這樣一套標準化生產體系,效益屢創新高。
德州市夏津縣鄭保屯鎮鄉村振興智慧農業產業園負責人李祖兵介紹,從今年五月份開始,他們引進了壽光的蔬菜模式,從日光溫室、土壤管理、生產技術、采后初加工,都有一套對應的標準體系,不僅產量上去了,比去年翻兩番,一畝地可達一萬多斤至兩萬斤,產品的口感更受市場歡迎。
壽光市委書記趙緒春說,目前已在山東、江西、內蒙古、四川、西藏等省區認定27個試驗示范基地,“壽光標準”在26個省份落地開花,常年有8000多名技術人員在全國各地指導蔬菜生產,全國新建蔬菜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壽光元素”。
去年10月份,濰坊農品正式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為當地提供了高品質的山東果蔬產品。依托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制定的相關規范,壽光市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認證基地數量在全國縣級最多。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立新說,有了標準就有了底氣 ,依托“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形成了統一的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目前壽光共有56家種植基地,共計4.25萬畝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真正的讓壽光“品牌菜”賣到了粵港澳大灣區。
依托標準,壽光還加快品牌化建設步伐,成功打造了“七彩莊園”、“金彩益生”等一批高端蔬菜品牌,并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20多個大中城市。從“人無我有”到“人有我優”,“壽光模式”不斷創新升級,一項項成果推動“壽光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為全國蔬菜產業提質增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作出了有益探索。
壽光蔬菜小鎮是當地最早引入蔬菜標準化生產體系的種植基地,通過做好“種苗、技術、農資”等六統一,如今,基地一頭連市場,一頭連農戶,已經串聯起一條條標準化產業鏈。
山東蔬菜產業集團副總經理王濤說,產業工人只是負責種,產前產后兩端由公司來承擔,每個環節都得到可控可追溯可循,對于種植戶來說,改變了憑經驗種植、無序種植的現狀。
有了標準化產業鏈,不少蔬菜園區用“工廠化”理念建設運營。2018年以來,壽光已規劃建設總占地2.3萬畝的18個重點蔬菜園區,并和華為、阿里等互聯網巨頭合作,推廣應用自動溫控、智能霧化等智能科技設備,物聯網應用率超過80%,使每個大棚、園區就是一個蔬菜“標準車間”、“標準工廠”。
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主任付樂啟介紹,他們制定了蔬菜全產業鏈標準,對產前、產中、產后等11個環節進行了規范,把產業鏈條向兩端拉長,向種子和品牌延伸,讓蔬菜更加安全,品質更好,質量更穩定。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立新說,針對主栽作物制定了“高品質蔬菜生產操作規范”,選取了4處基地進行試點,以點帶面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高品質蔬菜標準化生產大培訓,推動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鏈條標準化生產,探索出一條易操作、易掌握,可復制、可推廣的高品質蔬菜標準化生產流程。
除了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塑造標準化“領跑者”,壽光市還加快標準輸出。通過每年舉辦高峰論壇、成立國家蔬菜質量標準化創新聯盟等渠道,為全國蔬菜生產基地提供蔬菜質量全程管控、產品產銷對接、關鍵指標比對預警等服務。在德州夏津,當地農業產業園正是依靠引入這樣一套標準化生產體系,效益屢創新高。
德州市夏津縣鄭保屯鎮鄉村振興智慧農業產業園負責人李祖兵介紹,從今年五月份開始,他們引進了壽光的蔬菜模式,從日光溫室、土壤管理、生產技術、采后初加工,都有一套對應的標準體系,不僅產量上去了,比去年翻兩番,一畝地可達一萬多斤至兩萬斤,產品的口感更受市場歡迎。
壽光市委書記趙緒春說,目前已在山東、江西、內蒙古、四川、西藏等省區認定27個試驗示范基地,“壽光標準”在26個省份落地開花,常年有8000多名技術人員在全國各地指導蔬菜生產,全國新建蔬菜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壽光元素”。
去年10月份,濰坊農品正式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為當地提供了高品質的山東果蔬產品。依托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制定的相關規范,壽光市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認證基地數量在全國縣級最多。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立新說,有了標準就有了底氣 ,依托“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形成了統一的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目前壽光共有56家種植基地,共計4.25萬畝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真正的讓壽光“品牌菜”賣到了粵港澳大灣區。
依托標準,壽光還加快品牌化建設步伐,成功打造了“七彩莊園”、“金彩益生”等一批高端蔬菜品牌,并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20多個大中城市。從“人無我有”到“人有我優”,“壽光模式”不斷創新升級,一項項成果推動“壽光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為全國蔬菜產業提質增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作出了有益探索。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