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明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副研究員 經濟學博士)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副研究員 經濟學博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當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特征。數字農業是數字經濟在農業領域的具體應用,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要領域。數字農業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模式,是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農業生產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式。發展數字農業能顯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品質,實現農產品的精準化、智能化、綠色化生產。可以說“數字農業是農業的又一次革命。”加快我國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是加快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是推動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實現建設數字中國搶占發展先機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我國對數字農業越來越重視。從國家到省市層面都相繼出臺了有關數字農業的規劃、政策或者實施方案。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積極推進數字農業建設,寬帶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得到推廣運用,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益農信息社建設、畜牧業信息化、農機智能化等取得積極成效,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產業新業態較快發展,特別是一些農業大省的數字農業發展已經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是與制造業及電力等有關行業相比,我國的農業數字經濟仍是一片“洼地”。國家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布的《2019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顯示,2018 年我國農業數字經濟只占整個農業增加值的 7%,遠遠落后于工業的18%。這表明農業數字經濟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和發展前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需要進一步發揮信息化的先導作用,強化數據資源的新型戰略性生產要素支撐,推動我國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整體帶動和提升農業農村發展質量。
一、做好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
目前我國大部分省份的數字農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一些省市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但是對于數字農業發展還僅限于最近幾年的發展指導意見,缺乏對數字農業發展的遠景規劃設計。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新的歷史起點,未來數字農業的發展將有無限可能,必須站在長遠的、全局的角度做好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要充分認識到數字農業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把發展數字農業作為我國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手段,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實現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要法寶。要把數字農業和正在推進的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把數字農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產業支撐和動力來源。要按照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發展方向,遵循經濟發展規律,提前布局謀劃,近期以5年為節點,中期以10年為節點,遠期以15年為節點,勾畫全國乃至各省市數字農業的發展藍圖。遠期的節點也正好和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遠景目標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相對應。在規劃設計中要注重發揮政府的引導和市場的主導作用,一些農業大省要充分利用其農產品品牌多的優勢,積極培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數字農業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數字農業先進縣市,爭取數字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通過強化數字農業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推動我國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
二、完善數字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信息基礎設施是數字農業的最基本前提。目前大部分省份的農村基礎通信網絡已經基本覆蓋,但是和數字農業相適應的信息基礎設施還遠未形成。要不斷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數字農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為數字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夯實物質基礎。首先,要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移動通信信號覆蓋范圍,提高農村高速光纖覆蓋面,在確保4G移動網絡全覆蓋的基礎上向5G技術應用發力,加快實現5G技術在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重點農業園區的推廣應用并逐漸延伸擴展到整個農業生產地區。在原有農業遙感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數字農業中的應用,實現農業遙感技術應用全覆蓋,同時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其次,要積極推進新型數字資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天空地”一體化數據采集和監測預警系統,推動空間信息、農田管理、環境監測等數據上圖入庫,加快實現農業的可視化管理。第三,要加強城鄉數字融合發展,縮小城鄉“數字鴻溝”。要著眼于城鄉數字化融合,推動城鄉信息基礎設施和技術應用一體化。
三、加快農業數據的整合應用
農業數據的整合應用是數字農業的核心內容。目前我國的數字農業雖已初具雛形,但是數據綜合運用程度還非常低。推動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更智慧、管理更高效、服務更便利,必然要求整合農業數字資源,實現信息化與農業農村的深度融合。
首先,要加強農業相關數據的采集管理,建立健全原始數據采集體系。數據采集是數據運用的前提和基礎,當前各種原始數據還不完備,要在鞏固和提升現有監測統計渠道的同時拓展互聯網數據來源,并積極提升利用地面觀測、傳感器、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等實時采集數據的能力。其次,要加強數據資源整合,打通“數字孤島”。積極推進國家及省級層面的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數據資源協同管理和融合。加強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流通、行業監管等大數據平臺建設,推動平臺融通、數據互通、信息溝通,實現大數據平臺綜合集成,數據資源共建共享。加快完善各省的農業農村信息化服務平臺,實現與省政府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時對接,簡化優化農業農村政務服務,全面提升農村信息服務能力。再次,要加快現代信息技術與產業發展融合。加快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積極推動農業生產經營各環節數字化改造。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加快推廣大田“四情”監測、設施農業智能控制、水肥藥一體化智能灌溉等應用,建設小麥、玉米、水稻、花生等大田作物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基地,持續推進大田種植、畜禽養殖、設施園藝、水產養殖等數字農業試點項目建設,擴大試點項目的示范效應。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專業人才緊缺是當前各地數字農業發展的突出短板。要推動數字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必然需要一支素質過硬的專業人才隊伍。各地要進一步加強數字農業專業人才吸引和培養力度,建立數字農業培訓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指導、技能培訓,全面提升技能和素質,培養造就一批數字農業農村領域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管理團隊,為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資本。一方面,要加強農業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培養。要高度重視農村科技人才特別是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提高服務數字農業的專業技能。將農村干部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針對其開展數字農業相關培訓,提升數字農業的基層服務水平。積極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其數字技術應用能力。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致富帶頭人、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返鄉創業青年等重點人群,要組織進行專門的數字技術培訓,提升其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專業化數字人才的引進力度。結合各地的招才引智政策,著力引用一批在農業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領域的專業化數字人才,建設數字農業發展帶頭人才隊伍。結合返鄉創業,科技特派員下鄉等工程,鼓勵大中專畢業生、科技人員投身現代農業、投資創辦農業數字化服務組織、農產品電商企業,擴大農業信息化技術推廣隊伍。在大專院校中增設數字技術專業,與地方政府、企業進行定向培養,并通過產學研結合等方式,引進數字化農業科技人才,充實廣大農村地區的數字人才隊伍。
本文為河南省軟科學項目(212400410129)“河南省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的階段性成果。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