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9〕56號)相關部署和要求,全面加強新時代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推動熱作產業高質量發展,我部制定了《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現印發你們,請抓好落實。
熱帶作物(以下簡稱“熱作”)種質資源是保障我國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我國熱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熱作種質資源儲備大幅擴充,保護利用技術體系日趨完善,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實效,涌現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新品種。同時,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也存在工作基礎薄弱、保護體系不健全、挖掘創新不足、共享利用不充分等問題。為全面加強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加快構建種質資源“大保護、強利用”的新格局,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9〕56號)及《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農業種質資源保護主體責任開展農業種質資源登記工作的通知》(農種發〔2020〕2號),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我國熱作科技創新和現代種業發展需求,以安全保存和高效利用為核心,遵循以保為先、保用結合、多方參與、創新利用的基本原則,強化政策支持保障,夯實工作條件基礎,完善資源保護體系,加快種業創新進程,提高共享利用效率,構建熱作種質資源“大保護、強利用”的新格局,為發展熱作種業、保障戰略資源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我國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保存利用能力顯著提高,為發展現代熱作種業提供有力資源支撐和技術儲備。
1.資源收集與保存水平明顯提升。查清我國熱作種質資源分布、數量和狀況,形成國家級和省級種質資源圃(庫)相互銜接,種質庫、復份圃相互補充的種質資源保存體系。引進收集資源4000份,加強34個國家級熱作種質資源圃(庫)建設,安全保存熱作種質資源40000份,增加重點熱帶作物的種源戰略儲備。
2.資源評價與創新水平明顯提升。鑒定評價具有重要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的種質資源20000份次,強化20個熱作種質資源創新基地的管理和維護,挖掘重要性狀相關基因80個,開發優異性狀相關的分子標記150個,創新優異種質材料2000份,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新品種30個。
3.資源共享與利用水平明顯提升。建成與全國農業種質資源大數據平臺相銜接的熱作種質資源數據庫,完善共享機制,實現實物、成果與數據信息充分共享。分發種質資源3000份次,提高種質資源使用率。
二、重點任務
(一)熱作種質資源調查收集
1.國內特色資源收集。重點在海南熱帶雨林、長江中上游、云貴高原等地區,開展香蕉、荔枝、龍眼、南藥等珍稀瀕危、地方特色品種及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種質資源的全面普查、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確保熱作特色資源不喪失。
2.熱作種質資源交流合作。利用海南建設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的政策機遇,重點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熱作起源中心、多樣性中心,規范安全開展橡膠樹、芒果、木薯、澳洲堅果、椰棗、辣木、產膠替代植物等種質資源交流交換與合作研究,引進我國缺乏的熱作野生近緣種、遺傳分析工具材料等新種質以及核心種質資源。
(二)熱作種質資源保存體系
1.資源圃(庫)布局。統籌布局國家級及省級熱作種質資源圃(庫),建立以資源圃(庫)為核心、復份圃為補充的熱作種質資源集中保存體系,入圃入庫保存40種以上特色熱作資源。在海南重點對橡膠樹、木薯、椰子、油棕、檳榔、芒果、油梨、胡椒、南藥等種質資源進行保護;在云南重點對橡膠樹、澳洲堅果、辣木、羅望子等種質資源進行保護;在廣東重點對劍麻、荔枝、香蕉、菠蘿、番木瓜等種質資源進行保護;在福建重點對龍眼、枇杷、橄欖等種質資源進行保護;在四川重點對長江中上游特色熱作種質資源進行保護;推進海南儋州熱作種質資源中期庫建設。推動橡膠樹、香辛飲料等熱作種質資源圃(庫)擴容升級,建設一批管理規范化、設備現代化、人員專業化的資源圃,對符合條件的圃(庫)開展統一授牌認定。
2.資源保存技術。加強香蕉、木薯、菠蘿、劍麻以及重要多年生熱帶木本作物種質資源離體保存技術研發與應用,加快熱作優異種質資源無性快繁技術推廣應用,加強現存種質資源遺傳變異的監測,提高資源保存水平,確保重點資源不丟失、種質特性不改變、經濟性狀不降低。制定熱作種質資源分類分級保護名錄,建立動態保護機制,推動熱作種質資源長期安全保存。
(三)熱作種質資源鑒定評價
依托優勢熱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分區域、分品種搭建一批資源表型評價基地與基因發掘平臺,建立高效完善的熱作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體系。深化優質、高效、高產、多抗等重要經濟性狀遺傳機理研究,開展種質資源表型與基因型精準鑒定評價,強化基因組測序、等位基因規模化發掘等高通量分子鑒定技術應用,構建表型與基因型數據庫、分子指紋圖譜庫,確定資源保護的優先順序、重點性狀以及利用方向。
(四)熱作種質創新利用
1.實施主要熱作優異種質資源創制與應用行動,重點在海南、云南、四川等地布局一批熱作種質資源創新基地,完善創新技術體系。
2.以橡膠樹、荔枝、香蕉、芒果、龍眼、木薯等主要熱作為重點,通過遠緣雜交、理化誘變、基因編輯等技術手段,開展優異基因的遺傳與育種效應研究,創制一批綠色生態、品質優良、高抗廣適、營養安全、適宜機械化的特色新種質。
3.開發與橡膠樹高產抗寒、木薯高產高含淀粉、荔枝龍眼種胚敗育等特性相關的分子標記,挖掘優異資源有利基因,為加快培育突破性優良品種提供依據,夯實基礎。
(五)熱作新品種選育應用
1.圍繞保障國家戰略資源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聚焦高產速生、膠木兼優橡膠樹、高油酸無籽油棕、食用化木薯、高抗病劍麻、高產優質多抗熱帶果樹、矮化高產椰子和檳榔等育種目標,布局若干熱作品種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建立高效精準育種技術體系。
2.將常規育種與生物育種技術手段相結合,開展良種聯合攻關,建設橡膠樹、油棕、荔枝、龍眼、香蕉、芒果、澳洲堅果等熱作新品種區域性試種網絡,選育一批適宜不同生態區域、有鮮明特色和廣泛市場需求的突破性熱作良種。
3.推動實施熱作品種登記和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制度,加快良種高效繁育與栽培示范推廣,提高自主選育品種的覆蓋率。打造一批荔枝、芒果等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挖掘品種展示評價成果,開展木薯、咖啡、龍眼等品種經驗交流和現場觀摩活動。
4.支持公益性研究與商業化育種相結合,培育一批集資源保護、良種繁育、產品開發、品牌塑造為一體的種業龍頭企業,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開展荔枝、南藥等地方品種傳統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加大特色品種商業化培育、產業化開發力度。
(六)熱作種質資源共享平臺
1.推動熱作種質資源依規進行登記,實現種質資源身份信息可查詢可追溯。
2.建設與中國作物種質資源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的熱作種質資源數據庫,推動種質資源保護單位將公共財政科技項目支持形成的種質資源成果及時匯交平臺,依約定交流共享。組建熱作種質資源保護工作聯盟,建立可供利用種質資源目錄公布機制、種質資源共享利用與信息反饋機制、成果有償使用機制等,實現熱作種質資源的數字化表達、網絡化共享和專業化服務。
3.加強熱作種業形勢分析與動態監測,服務種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需要。
(七)熱作種質資源技術標準體系
梳理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標準,建立健全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質量控制與資源描述、離體快繁以及DUS測試指南等技術規范(標準)體系,加強標準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深入貫徹落實國辦發〔2019〕56號、農種發〔2020〕2號文件精神,增強合作意識、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落實熱作種質資源保護單位的主體責任,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科研機構為支撐、保護單位為主體,農業農村部與有關省、縣(市)主管部門和保護單位分級負責、分工協作、有機銜接的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和謀劃指導,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完善工作調度與督導考核機制,為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多元投入支持。積極爭取將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納入中央和地方財政預算,統籌政策項目,在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資源圃(庫)設施運行維護、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等專項中予以經費保障,重點支持前沿技術、主要作物和關鍵環節,集中力量保障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優化政策實施效果。拓展資金來源渠道,探索“項目補助+市場化運作”機制,鼓勵國內科研機構與種子企業合作,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熱作種業發展。
(三)建設人才隊伍。定期、分批對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人員開展培訓,打造高素質的科研隊伍,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專業和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建立科學合理的種質資源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多措并舉吸引專業技術與科技骨干人才,確保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的持續性。
(四)強化宣傳教育。深入挖掘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優秀團隊、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和工作成就,組織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多種形式宣傳。加強熱作育種成果宣傳與推介,助推品種更新換代、產業提檔升級。創新方式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提高公眾認知,鼓勵各界參與,全面提升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社會影響力。
(五)加強管理服務。依法依規管理和使用熱作種質資源保護項目資金,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健全驗收、評審等環節工作制度,精心組織開展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合同制管理和績效目標考核。組建熱作種質資源保護專家團隊,完善專家參與機制,發揮智力支撐作用,提升種質資源保護指導服務水平。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21年4月6日
2021年4月6日
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熱帶作物(以下簡稱“熱作”)種質資源是保障我國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我國熱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熱作種質資源儲備大幅擴充,保護利用技術體系日趨完善,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實效,涌現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新品種。同時,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也存在工作基礎薄弱、保護體系不健全、挖掘創新不足、共享利用不充分等問題。為全面加強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加快構建種質資源“大保護、強利用”的新格局,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9〕56號)及《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農業種質資源保護主體責任開展農業種質資源登記工作的通知》(農種發〔2020〕2號),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我國熱作科技創新和現代種業發展需求,以安全保存和高效利用為核心,遵循以保為先、保用結合、多方參與、創新利用的基本原則,強化政策支持保障,夯實工作條件基礎,完善資源保護體系,加快種業創新進程,提高共享利用效率,構建熱作種質資源“大保護、強利用”的新格局,為發展熱作種業、保障戰略資源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我國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保存利用能力顯著提高,為發展現代熱作種業提供有力資源支撐和技術儲備。
1.資源收集與保存水平明顯提升。查清我國熱作種質資源分布、數量和狀況,形成國家級和省級種質資源圃(庫)相互銜接,種質庫、復份圃相互補充的種質資源保存體系。引進收集資源4000份,加強34個國家級熱作種質資源圃(庫)建設,安全保存熱作種質資源40000份,增加重點熱帶作物的種源戰略儲備。
2.資源評價與創新水平明顯提升。鑒定評價具有重要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的種質資源20000份次,強化20個熱作種質資源創新基地的管理和維護,挖掘重要性狀相關基因80個,開發優異性狀相關的分子標記150個,創新優異種質材料2000份,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新品種30個。
3.資源共享與利用水平明顯提升。建成與全國農業種質資源大數據平臺相銜接的熱作種質資源數據庫,完善共享機制,實現實物、成果與數據信息充分共享。分發種質資源3000份次,提高種質資源使用率。
二、重點任務
(一)熱作種質資源調查收集
1.國內特色資源收集。重點在海南熱帶雨林、長江中上游、云貴高原等地區,開展香蕉、荔枝、龍眼、南藥等珍稀瀕危、地方特色品種及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種質資源的全面普查、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確保熱作特色資源不喪失。
2.熱作種質資源交流合作。利用海南建設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的政策機遇,重點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熱作起源中心、多樣性中心,規范安全開展橡膠樹、芒果、木薯、澳洲堅果、椰棗、辣木、產膠替代植物等種質資源交流交換與合作研究,引進我國缺乏的熱作野生近緣種、遺傳分析工具材料等新種質以及核心種質資源。
(二)熱作種質資源保存體系
1.資源圃(庫)布局。統籌布局國家級及省級熱作種質資源圃(庫),建立以資源圃(庫)為核心、復份圃為補充的熱作種質資源集中保存體系,入圃入庫保存40種以上特色熱作資源。在海南重點對橡膠樹、木薯、椰子、油棕、檳榔、芒果、油梨、胡椒、南藥等種質資源進行保護;在云南重點對橡膠樹、澳洲堅果、辣木、羅望子等種質資源進行保護;在廣東重點對劍麻、荔枝、香蕉、菠蘿、番木瓜等種質資源進行保護;在福建重點對龍眼、枇杷、橄欖等種質資源進行保護;在四川重點對長江中上游特色熱作種質資源進行保護;推進海南儋州熱作種質資源中期庫建設。推動橡膠樹、香辛飲料等熱作種質資源圃(庫)擴容升級,建設一批管理規范化、設備現代化、人員專業化的資源圃,對符合條件的圃(庫)開展統一授牌認定。
2.資源保存技術。加強香蕉、木薯、菠蘿、劍麻以及重要多年生熱帶木本作物種質資源離體保存技術研發與應用,加快熱作優異種質資源無性快繁技術推廣應用,加強現存種質資源遺傳變異的監測,提高資源保存水平,確保重點資源不丟失、種質特性不改變、經濟性狀不降低。制定熱作種質資源分類分級保護名錄,建立動態保護機制,推動熱作種質資源長期安全保存。
(三)熱作種質資源鑒定評價
依托優勢熱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分區域、分品種搭建一批資源表型評價基地與基因發掘平臺,建立高效完善的熱作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體系。深化優質、高效、高產、多抗等重要經濟性狀遺傳機理研究,開展種質資源表型與基因型精準鑒定評價,強化基因組測序、等位基因規模化發掘等高通量分子鑒定技術應用,構建表型與基因型數據庫、分子指紋圖譜庫,確定資源保護的優先順序、重點性狀以及利用方向。
(四)熱作種質創新利用
1.實施主要熱作優異種質資源創制與應用行動,重點在海南、云南、四川等地布局一批熱作種質資源創新基地,完善創新技術體系。
2.以橡膠樹、荔枝、香蕉、芒果、龍眼、木薯等主要熱作為重點,通過遠緣雜交、理化誘變、基因編輯等技術手段,開展優異基因的遺傳與育種效應研究,創制一批綠色生態、品質優良、高抗廣適、營養安全、適宜機械化的特色新種質。
3.開發與橡膠樹高產抗寒、木薯高產高含淀粉、荔枝龍眼種胚敗育等特性相關的分子標記,挖掘優異資源有利基因,為加快培育突破性優良品種提供依據,夯實基礎。
(五)熱作新品種選育應用
1.圍繞保障國家戰略資源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聚焦高產速生、膠木兼優橡膠樹、高油酸無籽油棕、食用化木薯、高抗病劍麻、高產優質多抗熱帶果樹、矮化高產椰子和檳榔等育種目標,布局若干熱作品種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建立高效精準育種技術體系。
2.將常規育種與生物育種技術手段相結合,開展良種聯合攻關,建設橡膠樹、油棕、荔枝、龍眼、香蕉、芒果、澳洲堅果等熱作新品種區域性試種網絡,選育一批適宜不同生態區域、有鮮明特色和廣泛市場需求的突破性熱作良種。
3.推動實施熱作品種登記和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制度,加快良種高效繁育與栽培示范推廣,提高自主選育品種的覆蓋率。打造一批荔枝、芒果等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挖掘品種展示評價成果,開展木薯、咖啡、龍眼等品種經驗交流和現場觀摩活動。
4.支持公益性研究與商業化育種相結合,培育一批集資源保護、良種繁育、產品開發、品牌塑造為一體的種業龍頭企業,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開展荔枝、南藥等地方品種傳統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加大特色品種商業化培育、產業化開發力度。
(六)熱作種質資源共享平臺
1.推動熱作種質資源依規進行登記,實現種質資源身份信息可查詢可追溯。
2.建設與中國作物種質資源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的熱作種質資源數據庫,推動種質資源保護單位將公共財政科技項目支持形成的種質資源成果及時匯交平臺,依約定交流共享。組建熱作種質資源保護工作聯盟,建立可供利用種質資源目錄公布機制、種質資源共享利用與信息反饋機制、成果有償使用機制等,實現熱作種質資源的數字化表達、網絡化共享和專業化服務。
3.加強熱作種業形勢分析與動態監測,服務種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需要。
(七)熱作種質資源技術標準體系
梳理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標準,建立健全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質量控制與資源描述、離體快繁以及DUS測試指南等技術規范(標準)體系,加強標準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深入貫徹落實國辦發〔2019〕56號、農種發〔2020〕2號文件精神,增強合作意識、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落實熱作種質資源保護單位的主體責任,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科研機構為支撐、保護單位為主體,農業農村部與有關省、縣(市)主管部門和保護單位分級負責、分工協作、有機銜接的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和謀劃指導,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完善工作調度與督導考核機制,為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多元投入支持。積極爭取將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納入中央和地方財政預算,統籌政策項目,在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資源圃(庫)設施運行維護、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等專項中予以經費保障,重點支持前沿技術、主要作物和關鍵環節,集中力量保障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優化政策實施效果。拓展資金來源渠道,探索“項目補助+市場化運作”機制,鼓勵國內科研機構與種子企業合作,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熱作種業發展。
(三)建設人才隊伍。定期、分批對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人員開展培訓,打造高素質的科研隊伍,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專業和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建立科學合理的種質資源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多措并舉吸引專業技術與科技骨干人才,確保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的持續性。
(四)強化宣傳教育。深入挖掘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優秀團隊、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和工作成就,組織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多種形式宣傳。加強熱作育種成果宣傳與推介,助推品種更新換代、產業提檔升級。創新方式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提高公眾認知,鼓勵各界參與,全面提升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社會影響力。
(五)加強管理服務。依法依規管理和使用熱作種質資源保護項目資金,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健全驗收、評審等環節工作制度,精心組織開展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合同制管理和績效目標考核。組建熱作種質資源保護專家團隊,完善專家參與機制,發揮智力支撐作用,提升種質資源保護指導服務水平。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